3月9日讯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宿迁财政在新起点上继往开来的起始之年。回首2011年,宿迁财政人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政策机遇,紧紧围绕“推进更大突破、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强化财政措施,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攻坚克难,开拓奋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取得“十二五”良好开局。
盘点2011宿迁财政发展,关键词往往最能反映真实面貌,而对于真实面貌,数字往往最有说服力。让我们透过一个个数字,体会宿迁财政跨越发展的速度。 数字:276.2亿元、120.98亿元 关键词: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解读: 2011年,我市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实现财政总收入276.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20.98亿元。各级财税部门紧盯收入目标任务,密切关注经济走势,跟踪重点行业和税源企业运行情况,积极开展税源调查和分析预测;层层分解收入任务,严格落实征管责任,大力推进综合治税,努力构建社会化协税护税网络体系,确保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积极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化改革,实现财政部门、执收单位和代收银行间非税收入收缴信息联网,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或专户),使全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并实现了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注释: ①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76.2亿元,增长34.3%;一般预算收入120.9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增长35.1%,增幅位列全省第四;一般预算收入税收占比达78.8%,位列全省第六、苏北第一。 ②沭阳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稳居苏北23个县(市)第1位。宿豫区、宿城区税收占比达85%以上,高于苏北县市。 ③我市及沭阳县、泗阳县再次获得省政府“财政收入增收表彰单位”称号。市财政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数字:216.4亿元 关键词:保障能力、稳步增强 解读: 2011年,我市财政保障能力稳步增强。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16.4亿元,增长28.5%。其中五项民生类相关合计支出125.4亿元,增长30.4%,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7.9%。 注释: ①2011年,我市五项民生类支出增长迅猛,其中教育支出45.1亿元,重点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农林水事务支出37.9亿元,推进了农田水利及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3亿元,推动了社保和就业等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支出14.0亿元,促进了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住房保障支出3.1亿元,有效地支持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②为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我市不断加大策应扶持力度。2011年,全市争取各类专项补助资金120.1亿元,同比增长24.7%,有效缓解我市资金支出压力。 数字:15项、1.9亿元 关键词:财源建设、快速推进 解读: 2011年,我市财源建设快速推进,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设立新型工业化、软件服务外包等15项专项资金,资金规模达1.9亿元,努力培植财源,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注释: ①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市财政向115家企业发放新型工业化奖补资金1149万元,引导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支持企业技改创新和循环节能项目建设;争取省级科技专项资金补助3932万元,支持双星彩塑、阿尔法药业等企业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安排产业研究院建设经费1000万元,支持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②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市财政安排软件与服务外包专项资金800万元,加大对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资质认证、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补贴力度;安排资金3000万元,支持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景区创建和旅游开发;注资2亿元、1亿元分别成立西楚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和骆马湖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加快项王故里景区和环骆马湖景区的开发建设。 ③加强融资环境建设,促进企业融资渠道畅通。市财政兑现金融发展奖励资金556万元,对担保、小贷企业给予保费补助和贷款补贴;争取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奖励补偿资金2412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力度;设立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1亿元,争取省创投资金5000万元,融资担保资金1000万元,积极与创投公司、担保公司合作,撬动金融及民间资本,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④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努力扩大内需保增长。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及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落实各项规费减免优惠政策,全年为企业减免各项规费5000万元;安排全民创业资金800万元,鼓励全民创业,支持初创期及规模以下企业发展;落实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共发放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补贴1.99亿元,实现销售额18.53亿元;落实成品油补贴政策,发放成品油补贴资金5596万元;落实购房补贴政策,发放购房补贴535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