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千里单骑”为黄河故道开发把脉

2012-5-8 13: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48| 评论: 0|来自: 洋河新城网

摘要: “千里单骑”为黄河故道开发把脉  ——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基层调研纪实 新华报业网讯 从黄河故道入海口溯流而上到苏皖交界,距离:554公里;交通工具:自行车。3月22日-4月3日,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由局长带队,一行7人 ...

“千里单骑”为黄河故道开发把脉
  ——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基层调研纪实


    新华报业网讯  从黄河故道入海口溯流而上到苏皖交界,距离:554公里;交通工具:自行车。3月22日-4月3日,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由局长带队,一行7人骑行盐、淮、宿、徐4市18个县(市、区)的59个乡镇、266个行政村,走访农户、基层干部、农业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黄河故道开发“把脉”。


  这样的骑行和坚持,让干部走进田间地头,走近老百姓,诠释和拓展“三解三促”活动的内涵。
  “现在农业补贴很多,但没有公示,老百姓心里不清楚。”调研组一行在邳州占城镇农田边休息喝水时,一旁劳作的农户主动凑上来闲聊。


  以往下基层开座谈会,你问我答,老百姓还吞吞吐吐不肯说。现在主动讲,为什么?
  “我们骑着旧自行车,身上就带瓶水,这种状态最贴近农民。没了拘束,他们什么话都敢说,也愿意说。”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局长唐铁飞说,“别看农民简简单单一句闲聊,立刻让我们联系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运作,投了多少钱,用在哪些项目上,都要公示,老百姓非常关心。”


  列入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现有14个,其中8个为省扶贫攻坚重点县,占全省的67%。可以说,黄河故道发展了,农民富起来了,有利于苏北的整体发展。如何让经济“洼地”发展,农业资源开发部门该如何更好地参与其中,多做项目、做好项目、提高效益,成为调研组成员心中绷紧的一根弦。唐铁飞说:“‘三解三促’不仅仅是改进机关工作方式,更要扎扎实实地为基层解决问题。”


  13天中,渴了,喝口随身带的水;饿了,就近找地方吃饭;晚上全体住在乡村或项目区,这一切,都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回基层最真实的情况。3月28日,宿迁市宿城区南蔡乡果园村科技示范点,项目承包经营户汪志国反映:“我们这个村区划调整到洋河新城区,但财政补助20万元还没到位。”调研组立即与宿城区农业资源开发局会商。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副局长黄非说:“能现场解决的,我们一定尽力办。”当汪志国听到“补助尽快到位,项目继续支持”的消息,开心地笑了。


  近半个月下来,每个人脸被晒得黑黝黝的,变了模样。监督检查处副处长张锦华说:“最艰难的是从苏皖交界到丰县,迎着七八级大风和沙尘暴,骑车的速度就跟走路一样慢,就这样,我们骑了近30公里。”


  一路思考、一路探讨,随着自行车轮的滚动,故道开发的构想也变得越发清晰。回南京不到一周时间,一份厚厚的《致力打造“千里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特色走廊”调研报告》出炉。《报告》提出,目前的黄河故道开发缺少统一规划与组织、基础设施薄弱、财政投入不足,建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围绕“一泓、一道”两条线因地制宜进行布局,同时给出科技、园区、生态、文化4个发展方向。


  迎着黄河故道入海口的第一缕晨曦出发,当自行车轮度量完1108里路,落脚于大沙河畔,调研组每个成员的收获都是沉甸甸的。
记者 吕妍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QQ|洋河新区网|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免责声明|网站地图|帖子申诉|TOP|洋河论坛 ( 苏ICP备11051693号-4 )

GMT+8, 2024-3-13 15:39 , Processed in 0.0205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