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市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三量提升”发展目标,积极应对宏观环境的复杂变化,着力破解突出矛盾问题,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新增规模企业251户,规模企业数达到1773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4亿元,增长21.2%,工业用电量66亿度,增长35.3%,增幅均位居全省首位。实现销售收入1396亿元、利税210亿元、利润151亿元,分别增长46.2%、66.1%、74.3%。
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全市实现工业投资517亿元,增长27.3%,100个省、市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累计投入180亿元,其中76个项目完成全年投资计划,62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预计新增销售收入331.3亿元。全市57个省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新增销售收入164亿元、利税28亿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2%、156%。
骨干企业作用增强。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75户,同比增加18户,户均产值7亿元,比同期高1.6亿元,累计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3%,比同期占比提升6.6个百分点。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234户,比上年增加74户,洋河、双沟、德顺纺织、双星彩塑、绿陵集团等14户企业超10亿元,比上年新增5个,其中苏酒集团销售150亿元。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市共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220个,其中105个通过省级鉴定。阿尔法药业、天能电池、玖久丝绸、苏华达新材料、永达电源等5个企业技术中心通过省级认定,山亿新能源、德顺纺织等13个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市级认定。实施省、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39项,总投资15.5亿元。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总数达10件,位居苏北第二。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04.6亿元,增长7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