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道生碱店的故事 宿迁首富张章友

2011-1-21 10: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19| 评论: 0|来自: 洋河论坛

摘要: 经常逛老城区幸福中路的人都知道,在一招门南旁有一幢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宿迁人称它为“道生碱店”。关于道生碱店的故事,我以前知之不多。前不久,听说市规划局承建的“宿迁1897”项目就是因规划范围内有建于1897 ...
经常逛老城区幸福中路的人都知道,在一招门南旁有一幢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宿迁人称它为“道生碱店”。关于道生碱店的故事,我以前知之不多。前不久,听说市规划局承建的“宿迁1897”项目就是因规划范围内有建于1897年的道生碱店而得名,我第一次产生了走近它、了解它的兴致。为此,我走访了已经79岁高龄的王之瑞老大爷,听他讲述“道生碱庄”的故事。

  王大爷告诉我,道生碱店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1897年,原来的主人叫张友章,又名张道生。张友章原来住在宿城钟鼓楼附近,家里很穷。后来,他发现教会在社会上很有势力,从人力和财力上都可作为一种依靠力量,因此,他开始虔诚地信仰上帝,投入宿迁耶稣教的怀抱,充分表示自己对教会的坚信和笃诚,得到了美国教士卜德门的信任,逐步提拔他为宿城耶稣教的执事和长老,主持教会工作,后来又被介绍给上海美孚油公司当宿迁的推销员,替该公司大量推销洋碱、洋烛和洋油。由于当时的洋碱、洋烛和洋油是社会畅销的供应物资,加上张友章经营有道,时间不长,他就由穷变富,成为百万富翁。

  张友章当上上海美孚油公司的推销员后,刚开始于民国初年在宿城东大街北头摆摊售碱,后来规模逐步扩大,1897年他建了道生碱店,把洋碱、洋烛和洋油向宿迁、邳县、睢宁三县推销。他经营的方式是零售加批发,每天销售量很大,门市上最多的一天卖过四千多元(都是银元),每年纯利润可达两万元以上。王大爷说,张友章开设的碱庄和所卖的煤油从来不需要本钱,他卖的“三洋”都是外商按时送上门的,卖了以后才给货款。

  张友章推销“三洋”得手后,为了进一步发财,便在南京和平门外买了两座土山,建起了厂房,开设两座弘道砖瓦厂。他的大儿子毕业于南通医学院,张友章又灵机一动,想在宿城马陵山以北买块土地,准备建立一所医院,作为大儿子的安身之所。不巧的是当时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世界大战有可能爆发,张友章认为一旦战争爆发,沿海地区不安全,便改变主意在西安买地建房,创办了强华医院。该院不仅分科诊病,设备齐全,而且设有两百多张病床,在当时的西安市是一所规模可观的医院,这又为张友章开辟了一条发财的新路。他在宿迁是“道生碱店”的总经理,在南京是“弘道砖瓦厂”的主人,在西安又是“强华医院”的院长,所以了解他的人都说他是“三业并举”的富翁。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京、杭州、庐山和宿迁都相继沦陷,道生碱店、弘道砖瓦厂都关闭了,杭州的寄庐、庐山的别墅住不下去了。张友章又安居西安,度过了8年的国难时期。

  我问王大爷:“张友章创办的家业分在三处,远隔千里,而且当时的交通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他是怎样管理的呢?”王大爷告诉我,这主要是张友章掌握了用人的艺术和奖惩的手段。以道生碱店的管理为例:他任用一名掌柜,雇用职工和徒工20多人。掌柜的月薪仅定为20多元,职工月薪为10多元,徒工只供给生活费和零用钱。他定的月薪虽然不高,但是为了鼓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他每年回到宿迁一次,每次都带些礼物和奖金,职工和徒工表现较好的发给100元的奖金,表现最好的则发给200元的奖金,掌柜的奖金高达500元。他就是用这种手段来鼓励职工为他效忠的。张友章活到80多岁,直到解放后才去世。

  今天的宿迁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幸福路上高楼鳞次栉比,相比之下“道生碱店”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它也在向世人讲述着宿迁的一段历史。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QQ|洋河新区网|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免责声明|网站地图|帖子申诉|TOP|洋河论坛 ( 苏ICP备11051693号-4 )

GMT+8, 2024-3-13 15:47 , Processed in 0.0244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