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宿迁首届人才发展大会洋河新区分会场暨“智汇酒都 筑梦洋河”发展论坛在洋河股份研发中心召开,活动以会为媒、共谋发展。 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海波,武汉轻工大学食品学院院长丁文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李春梅,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穆晓清,江南大学区域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曹炳汝,以及来自武汉轻工大学、江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冯如意出席活动并致辞,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钟雨,市委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处(企事业干部处)处长卢山,洋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理办公室主任姜海青出席活动。 冯如意在致辞时首先代表洋河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支持洋河新区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宿迁是“中国酒都”,洋河新区是“中国酒都”核心区,是宿迁最年轻的发展主体,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发展板块。这里有极强的酿酒产业链条,这里有极深的历史文脉,这里有极美的生态底色,这里有极佳的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极好的人才创新创业土壤。当前,洋河新区正在加快建设“中国酒都”核心区和江苏省酿造产业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需要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聚集人才、成就人才。我们将牢固树立重才、爱才、敬才的理念意识,健全求才、聚才的机制制度,不断提升用才、兴才的治理能力,真正让洋河新区成为人才汇聚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冯如意说,人才优势是一个地区最根本的优势。我们将致力打造现代产业高地,为人才提供更大的创新创业舞台。我们将致力打造一批科技创新载体,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平台。我们将致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人才提供更优的创新创业环境。我们将致力打造美丽宜居城市,为人才提供更美的创新创业家园。希望能以此次人才发展大会为契机,引导更多的英才关注洋河、走进洋河,亲身感受洋河的创新创业活力和对人才的真诚渴望,进而加盟洋河、留在洋河,与洋河同心追梦、奔赴未来。 钟雨在致辞时代表公司三万酒人,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洋河股份发展的各位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他说,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产聚才、以才促产,走出一条“产才融合”的发展之路。我们围绕产业引才,全力营造引才“强磁场”。我们围绕产业育才,倾力打造育才“孵化器”。我们围绕产业用才,聚力创造用才“新天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此次人才发展大会的隆重召开为契机,抓住市、区人才政策出台的窗口机遇期,着力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推动酿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以海纳百川的视野引才聚才,以求贤若渴的胸怀重才育才,以筑巢引凤的实招用才留才,以人才优势集聚发展势能,切实担起全市工业经济“挑大梁、作贡献”的重大责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千里马”“大项目”“好资源”一起迁宿迁、扎根洋河、筑梦洋河,洋河股份愿与大家一道携手并进,创赢未来,在这片热土上竞相奔腾,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汪海波代表受邀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近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聚力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引领服务发展的“五联五强”行动,在格局构建、机制创新、品牌打造、生态涵养上持续发力,用务实的办法招揽人才、把真金白银用于人才、用真心实意留住人才,为宿迁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本次活动既是一次高端人才聚会的平台,更是一个最新科技成果交流展示的舞台。在此次活动上,各位专家学者将着眼前沿,展示学科交叉融合的最新成果,为宿迁、为洋河发展建言献策。我相信,本次活动将进一步推动洋河产业改革和人才发展模式创新,加速集聚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洋河事业发展翻开新的篇章,为宿迁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引擎和新的动能! 姜海青作主题推介时,围绕洋河是交通要地、洋河是产业旺地、洋河是人才福地三个方面介绍了洋河产业人才政策。围绕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到洋河创新创业政策、高校大学生来洋河就业政策、企业自主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政策、企业的研发投入奖补、高校院所来宿建设产业研发平台、其他配套服务六个方面介绍了不同主体来洋河创新创业支持扶持政策。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洋河新区城市宣传片《千年古镇 醉美洋河》;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分别与洋河新区管委会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武汉轻工大学与宿迁医美科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与江苏乾隆江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作视频连线分享交流。武汉轻工大学食品学院院长丁文平、江南大学区域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曹炳汝、洋河股份技术中心研究院院长葛向阳、宿迁酒业集团党委书记、乾隆江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张建良、斯味特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卫分别作分享交流。 活动期间,部分与会人员还观摩调研了洋河新区重点产业项目。(文稿:唐献军 校对:陈瑜 审核:谢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