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统揽,以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将“生态、业态、文态、形态、富态”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旅游全域化、全域公园化、农业产业化、环境生态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洋河新区以新发展理念重构发展格局,大力推进“三镇合一,区镇一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调整发展格局,打破内部行政区域界限,以自然资源、区域特色划分生态功能区,着力构建“一核两带四片多点”的城乡空间发展体系。重点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区的生态宜居家园,以古黄河20公里生态休闲度假带和沿徐淮路休闲农业产业带为主的两个产业走廊,加快三葛村、河西村、六里棚村等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形成“城区有风景、小镇有风情、乡村有风味”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在优化形态方面,洋河新区围绕“森林城市、林荫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水韵城市”的建设目标,加快实施绿化提升和城区“一廊一环五横五纵五湖三大湿地公园”水景体系建设,以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三位一体”的综合理念推进全区水系治理,通过引水入城、城区“造湖”、建设景观水系等,做活“水”文章;同时做足“绿”文章,彰显“水绿”特色,着力打造“绿色酒都,水韵洋河”。 在提升业态方面,坚持“2+1”主导产业定位,精准施策,持续发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将传统的创意包装产业,扩展为全领域、全产业的包装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文创、设计产业,引进了中关村工业设计协会、猪八戒网等机构建设服务设计主题园区,吸引了洛可可设计、南京艺厘米等知名企业20余家入驻园区,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以实施乡村振兴工程为抓手,规划建设了100平方公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了以药用花卉、精品果蔬、有机稻麦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润易国际农业、玫瑰小镇等一批高端农业项目相继建成达效,斯味特果业、河西田园综合体等品牌项目成功落户。 在注入文态方面,洋河新区结合洋河古镇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充分挖掘洋河的酒文化、古黄河和大运河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城文化等文化元素,赋予产业更多的文化内涵,真正实现文化和旅游全面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产业的特色和底蕴。依托独特的酒文化资源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旅游突破战略,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产业要素日益健全,旅游发展环境加快改善,旅游综合带动作用明显,实现了景点“由少到多”、名气“由小到大”、效益“从无到有”的转变,成功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更让洋河备尝发展旅游业带来的甜头。 在涵养生态方面,洋河新区结合春季、秋季绿化工作,大力开展城乡美化绿化行动,规划建设了生态体育公园,实施了酒都大道提品改造、古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等28项绿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18.3万平方米,新建成片林2000亩。同时深入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整治行动,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停搬迁和燃煤锅炉整治工作,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达72%。 在增添富态方面,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等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注重结合项目实际,积极构建富民增收体系。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让更多农民进入园区打工就业,获得稳定收入;另一方面,注重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通过植入“企业+经纪人+农户”、“土地租金入股+保底分红、农户返租土地+企业统一回购”等富民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农民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红利。 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张联东表示,围绕“勇于担当抓落实”,洋河新区将进一步强化干部的作风建设,调优干部状态,教育引导各级干部以“工匠精神”履职尽责,以“创新精神”干事创业,以“担当精神”攻坚克难,以“团队精神”推动发展,切实提升全区各级干部组织领导绿色发展、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水平,让居民共享城乡融合发展的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