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一大考验。对此,我市积极主动应对挑战,攻坚克难,大力实施以居民收入倍增为目标的全民创业行动,全力实施以扩量提质、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民营经济发展计划,全民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民营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呈现出创业主体越来越多、规模总量越来越大、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社会贡献越来越显著等鲜明特点,实现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由市经信委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6.38万户,私营企业1.14万户。截至去年底,全市民营企业累计注册3.79万户,民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888.16亿元。1774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3.81亿元,增长32.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4.14亿元,增长49.1%;利税总额99.84亿元,增长57.2%;利润总额72.16亿元,增长55.3%。 民营工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我市紧紧围绕大项目突破,大力实施“规模企业上台阶”、“微小企业进规模”等工程,成效显著。绿陵化工、禾友集团、彩塑包装、龙嫂食品等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恒力工业园、翔盛粘胶、金鑫轧钢、娃哈哈饮料、汇源果汁等国内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为我市产业集群注入强大动力。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林木加工、机械电子以及新兴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2011年,五大支柱产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088.1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的78%。
2011年必将载入宿迁民营企业发展史册。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市民营企业上市意识明显增强,积极性不断提高,民营企业上市实现历史跨越。2011年实现2家民营企业上市,秀强股份于2011年1月13日在深圳创业板上市,首发融资8.05亿元;双星新材于2011年6月2日成功登陆中小板上市,首发融资28.6亿元,融资总额达36.65亿元,增强了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目前,精科电气、绿陵化工、金苏能源、勇仕照明等一批知名本土企业目前也在积极筹划上市。 同时,我市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2011年,“玖久”、“SPCC”获批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创新成效显著;民营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指导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全年新建企业研发机构230多家,实现了研发机构覆盖50%规模以上企业的目标;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累计达36家;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4家,累计达250家。全年共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220个,其中105个通过省级鉴定,5个企业技术中心通过省级认定。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社会贡献越来越显著。2011年,全市民营经济经营户上缴税金25.39亿元,占全市工业税收的55.2%,同比增长25.9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79个百分点。截至去年底,全市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87万人,同比净增7万多人。行业劳动者全年报酬达77.3亿元,同比增长21.22%。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林木加工、机械电子四大百亿级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98.06亿元,增长45.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4.3%;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增长38%。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已占绝对主导地位,民营经济占比95%以上,社会贡献率达7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