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洋河新区举办的“升级版”村(居)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顺利结业,51名村(居)党组织书记以提升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目标,进行了3天半的集中培训,进一步增强村(居)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努力推动村(居)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身边先进典型,共谋发展之路 为催化村(居)党支部书记升级,市洋河新区党工委把“升级版”村(居)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列为新区党工委书记项目。今年的“升级版”村(居)党支部书记培训,没有以往的开班仪式,而是把课堂搬到了特色产业发展先行村的基地上、村集体经济强村的高地上、矛盾化解优秀村的阵地上。示范村(居)党支部书记介绍经验做法,尤其是发展过程中党支部所起到的作用,市洋河新区主要负责人逐一进行点评,与学员们一起分析研讨,找方向、谋路子。 洋河镇大圩社区的物业管理创新、兴跃村的“支部+电商”项目、郑楼镇金沟村的矛盾化解等正面典型的经验做法和探索得到了学员们的认可。 “洋河镇兴跃村发展木材加工产业,仓集镇河西庄村发展莲藕、泥鳅养殖,郑楼镇梁庄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这三个村都是发展集体经济、打造特色乡村的正面典型,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要因地制宜,努力挖掘和发挥各村的资源和优势,在主导产业上,要坚持适度错位发展,彰显特色个性,不要千篇一律。”市委常委、秘书长,市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沈海斌在集体经济、特色产业示范村观摩点上谈到。 “这种现场教学课程,看得见、摸得着、不枯燥,既树立了正面典型,又启迪了思路,指导了行动。”来自仓集镇张码村的学员陈光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是满意。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来学习 “我们村交通闭塞,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如何发展集体经济”、“我们村的土地几乎全是旱地,如何向土地要效益”、“村里无特色产业,‘支部+电商’怎么加”、“我们村外出务工的党员比较多,发展后备干部有困难”、“我们村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土地流转困难很大”……这些都是学员们培训前带来的问题。 对于学员们的困惑和问题,这次培训除了安排理论学习,还举行两次小组讨论,其中理论课程体现需求导向,且契合发展实际,涵盖了经济形势分析、作风建设、精准扶贫、“支部+电商”、农村特色打造等方面内容。小组讨论中,学员们踊跃发言,就“集体经济增收难如何突破?”、“农村党员、后备干部如何发展”等问题,洋河新区党工委委员、组宣部长徐浩波和学员们一直讨论到了晚上9点。 针对3季度将开展的村居两委换届工作,全体学员还集中观看电影《选举》,看完后学员的感受都很深刻。来自洋河镇南街社区的学员朱永表示“看了《选举》之后,充分感觉到后备干部培养的重要性,要利用换届的机遇,多吸收一些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干部。” 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揣着方法回村干 “听了沭阳新河镇农村特色产业的介绍,我深有启发,我们将利用古黄河改造的大好机遇,计划在古黄河大堤北侧种植桃、梨等果树,尽快建成生态采摘园,既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打造特色产业,又能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来自郑楼镇梁庄村的学员梁伟明在分组讨论时说出自己的心得和方法。 这次培训以成果交流会的形式作为结尾,洋河镇的杨孝林、仓集镇的宗学高、郑楼镇的臧道科三名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针对木材加工个体户规模小、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等实际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引进1-2家规模企业,整合部分个体加工户,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洋河镇红庙村的学员杨孝林在成果交流会上说出了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持续学习,要以敢为人先的拼劲开拓工作,要以敢当善为的干劲抓牢主业,要以一心为民的亲劲服务群众。”洋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安宇对学员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夏广辉) |